核心摘要:2025中国制造’提出以后,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就有点疯狂了。投资者用大量资本砸开企业大门,结果看来“钱太多了也是“病”。导致工业机器人行业的资本热潮从2016年开始一直烧到现在,危机四伏。
在工业机器人的圈子里,很多投资人在“博傻”。这些投资人之前可能根本就没有看过工业机器人的项目,就是看行业有机会一股脑儿扎进来,用大量资本砸开企业大门。工业机器人行业投资周期较长,需要更多耐心,但这些资本则希望“快进快出”,导致企业不惜采用低价策略自耗来抢占市场,吸引下一轮接盘者。这种资本乱象,对于正处于谋求技术积累重要阶段的中国机器人行业,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中国目前是全球大的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市场,增速快,市场空间巨大,2020年工业机器人密度可能会从16年的68台/万人提升至150台/万人。从2016年开始这一现状有所改变:国家把机器人作为战略新兴行业重点扶持,机器人产业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,资本对机器人产业的投资热情开始不断高涨。
“2015年‘2025中国制造’提出以后,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就有点疯狂了。”在过去的2017年,机器人概念展现了一场资本的狂欢。延续2016年机器人行业的并购热潮,据统计,2017年我国有158个机器人项目获得投资,获得投资总金额超200亿元人民币,融资规模在四年来增长了近30倍。
在政策东风和资本追捧之下,整个行业生态体系被颠覆。原本的工业机器人行业自有一套发展逻辑,由于属于基础制造业范畴,公司成长缓慢,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,在资本大量进入之前,这个行业一直在自我摸索不断成长。通过市场竞争规律的淘汰,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最终得以成长起来。
资本这把双刃剑,它在推动机器人行业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,也带来了一地鸡毛。有些投资人看到了政策补贴和资本的红利,不惜转行从互联网行业直接杀入机器人行业。在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看来,某些资本带有非常强的互联网思维逻辑印记,他们更看重团队是否光鲜,故事逻辑是否合理,公司能否爆发性增长。“两三年就能上市,估值高低是其次的。”
在这些投资人眼中,机器人产业成了一只可能会下金蛋的“母鸡”,像他们此前投的互联网一样,快速成长从而快速得到回报。但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整个行业都在“博傻”
从本质上看,这种投资逻辑是和机器人行业本身发展规律相悖的,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在“博傻”。投资机构不断加码,在后续接盘者进入之后完成套利,把投资周期缩减至最短。
这会导致资本和企业严重错配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,很多企业由于行业本身特性,对资本缺乏了解,更没有和投资人打过交道。而那些善于讲故事,熟悉资本市场门道的团队,可能并不具备真正的技术势力,只是善于把自己包装成资本喜欢的样子。
资本可能更喜欢后者,甚至一些所谓的“网红”企业在既没技术也没市场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拿到巨额融资。拿到钱之后,这些企业为了追求快速发展,不惜通过低价恶性竞争来抢夺市场。